|
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华北电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第一期活动通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一步,素有“最后一公里”之称。为发挥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作用,完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促进电力成果寻找行业应用场景,加速成果转变为产业技术和新型企业,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拟于2020年12月15日举办华北电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第一期),活动将聚焦电力行业新能源、人工智能、节能减碳等领域,精选华北电力大学具备商业化前景的优质项目,邀请一批专家团队、电力行业代表、企业家代表、投资机构代表、技术经理人代表等共同参会,切实推动科技成果对接及转化。 一、活动时间 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13:30-17:30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华北电力大学 主办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 支持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能动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 承办单位: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三、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钉钉群,或点击https://jinshuju.net/f/gLyh3G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四、活动议程 Part 1 嘉宾致辞 13:30-13:35 主持人开场 13:35-13:50 领导致辞 13:50-14:05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报告 Part 2 项目路演 14:05-14:35 炉膛温度场声学可视化技术 14:35-15:05 新型单轴太阳能追踪装置 15:05-15:35 边缘物联代理装置 15:35-16:05 多源有机固废处置技术 16:05-16:35 风电机组非能动系统降温技术 16:35-16:55 答疑交流 结束语 16:55-17:00 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五、项目介绍 (一)炉膛温度场声学可视化技术 本项目采用炉内燃烧温度场非接触式声学测量方法,开展了持续、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声波理论的炉膛测温技术。 (二)新型单轴太阳能追踪装置 本项目采用“斜面+楔形体+转轴”的几何构造,通过合理设置斜面和楔形体倾角控制电机旋转角度,来尽可能实现精确跟踪,效果可达双轴跟踪的97%以上。 (三)边缘物联代理装置 本项目基于国产化工业级芯片设计研发的设备,采用ARM64架构,可灵活配置复杂边缘计算模型并就地运算,如多路同步计算,复杂算法等。通过边缘物联代理装置进行设备的接入和管理,结合AI算法,可提升站所的自动化监测和智能化运维水平。 (四)多源有机固废处置技术 项目团队开发的系列多源有机废弃物热解技术,原料适用范围极广,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五)风电机组非能动系统降温技术 本项目通过增加非能动聚风设备强制机舱通风。该技术不消耗能源、降温效率高、节能环保、免维护聚风罩、不用外加任何动力装置。非能动聚风设备会随着风速的增大,机舱空气热交换越大,科学合理地利用风电机组的风能特性。 六、联系方式 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杨老师 座机:010-61771480 手机:13331120445(微信同) 钟老师 座机:010-61771475 手机:13331120141(微信同) 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 李老师:18001335203 |